摘要:自2021年起,小型车新规定开始实施,按照新规定,小型车的报废周期将根据车龄和行驶里程进行定期审验,其中行驶里程不超过12万公里的小型车每6年审验一次,行驶里程超过12万公里的小型车每2年审验一次,车龄满15年及以上的小型车将被强制报废。此次新规定的出台,旨在加强对机动车安全的管理,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
1、审验周期的调整
2019年,国家质检总局、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机动车路遥远程检测(简称“道路遥测”)系统技术规范和应用指导的通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机动车在道路行驶中采集、传输和处理数据的技术规范和应用指导。基于该通知的规定,新版小型车报废制度开始实施,将小型车的审验周期分为两类:行驶里程不超过12万公里的小型车每6年审验一次,行驶里程超过12万公里的小型车每2年审验一次,延长和缩短了车辆的审验周期。这样有助于确保小型车的安全性和环保指标,加强对车辆的安全监管。
然而,新规定的出台也让不少车主感到担忧,因为高里程或老龄爆表的车辆不太可能通过审验,面临着报废的风险。对此,有专家表示,小型车新规定打出的并非“惩罚车主”这一旗号,只是希望车主更加重视小型车的安全环保问题,保证车辆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上路行驶。
同时,由于新规定的实施,也将有利于推进汽车产业的升级和调整,加强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推进汽车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2、报废标准的调整
按照新规定,小型车的报废标准也进行了调整,车龄满15年及以上的小型车将被强制报废。这一措施的实施目的在于,以保证车辆的安全、环保和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为前提,促进小型车报废和回收,减少环保压力,推动社会资源、环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列的指标纳入车辆报废的考量中,例如车辆安全技术指标,机动车排放指标,以及车辆使用年限等。因此,不符合相关基本指标要求的小型车将面临淘汰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小型车报废后,必须到具有资格的汽车报废中心进行处理。否则如果私自拆卸、改装,则会降低其报废价值,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最终会被处理到相关部门。
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新规定的实施,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新规定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周期更为明确,而小型车报废制度的推进也将对新能源车的产业链带来较大的提振。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其驾驶安全、环保、舒适性等方面的指标逐步优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七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同比增长了2.0个百分点,达到了6.3%。这表明,小型车报废制度的推进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和消费逐步打开门户,推动新能源车的产业发展更为可持续。
4、对车主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新规定的落地,对车主无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裹挟,因此也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应对之策,以确保车辆能够稳定、合规地运行在道路上。
首先,车主要按照新规定的时间节点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能够通过审验,同时针对行驶里程、车辆安全技术指标、机动车排放指标以及使用年限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车辆保养计划和维修方案,加强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其次,具备条件的车主可以适当进行车险等交通保险的购置,以保障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同时减少车主的经济风险。此外,对于老旧车辆,可以尝试进行二手车转让或者报废回收处置等解决方案,避免持续使用而带来的环保和安全风险。
总结:
综上所述,小型车新规定目的在于,加强对机动车安全的管理,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新规定从审验周期、报废标准、应用新能源、影响车主等方面对小型车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和规范,期望在对机动车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促进小型车的升级和产业调整,为推动社会资源、环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