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会从强制报废公里数的背景、国家政策、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对于环保的意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1、背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排放污染问题上,愈发暴露出来了,汽车报废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强制报废公里数也是由此诞生。
强制报废公里数,简单来说,就是在汽车超过一定年限和行驶里程之后,必须进行报废。通过此举,促使老旧汽车淘汰,从而提高交通和环保水平。
2、国家政策
早在2014年,国家启动了“国重计划”(National Salvage Vehicle Recycling Management Program),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启动“强制报废计划”,强制淘汰10年及以上、行驶里程超过15万公里的柴油车和20万公里的轿车,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和提高道路安全。
这一政策的实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推广阶段,直到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也意味着传统燃油车的瓶颈逐渐显现,强制报废公里数的落实也就迫在眉睫了。
3、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来说,实行强制报废公里数,会增加购车成本,使得不少人在购车时想要选择一些低端的车型,但这些车型通常不具备优秀的性能和优良的安全保障,还会增加后期维修费用,因此不建议选择过低端的车型进行购买。
同时随着淘汰的进一步加速,老旧车型的供应量会减少,二手车的价格会上涨,从而对于消费者的利益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4、对于环保的意义
强制报废公里数的最大意义在于对于环保的贡献。我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亿辆左右,其中不少车辆是高污染、高排放的老旧车型,对于环境污染有着极其显著的负面影响。通过实行强制报废公里数的政策,可使得这些高污染、高排放的老旧车型逐步淘汰,减轻环境压力,为国家环境治理工作做出贡献。
总结:从背景、国家政策、消费者影响以及环保意义等四个方面,本文对强制报废公里数进行详细阐述,可以看出,其实施的背景十分重要,政策也是促进其实施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消费者和环保而言,强制报废公里数都扮演着显著的角色。但无论如何,在推广过程中应尽可能考虑消费者利益与环保的平衡,推动其健康有序的执行。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