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从旧汽车报废后的去向及处理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首先,对于旧汽车,一部分被上门回收,进入二手车市场流通;另一部分则在回收站进行拆解,进入再生资源市场;部分无法再利用的废旧车辆,需要进行规范处理。其次,废旧汽车处理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迅速,规范化的废旧车辆拆解、污染物处理、再利用等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更进一步,环保法规对于废旧车辆的处理规范和程度也在不断强化。最后,公众的认知和参与度也逐渐增强,通过废旧车辆回收的方式,共同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上门回收与流通
对于一些低档次旧汽车来说,或许无法满足二手车市场的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回收站进行上门回收服务。而对于高档次的旧汽车,由于一些车主在换车时也许并不着急出手旧车,因此它们也有大概率进入二手车市场。
据悉,中国的二手车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而随着国内政策的逐步放宽、平台的微信化、智能化等市场化进程,二手车市场的规模将会有进一步扩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旧汽车进入流通市场,安全性和环保性都需要保障。因此,是否符合条件的旧汽车进入市场前,都需要进行审查并进行检测,以确保新车主的安全,同时也能保证环保标准得到严格遵守。
2、规范拆解与技术创新
在中国的废旧汽车处理中,主要分为拆解、破碎、焚烧、和回转窑等几个工序。其中拆解方式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旧汽车经过勒粘器等器械拆解后,其中的各个部件和材质均可以得到再次使用:
底盘可以通过钢铁企业进行回收和熔炼,用于生产新的钢铁材料;
发动机、变速器等“传动组件”可被汽车回收企业检修、维修,以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玻璃、塑料材质的材料,也能够经过回收和再利用,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
同时,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也是废旧汽车拆解的一个热点。例如,可视化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在电脑前完成拆解、装配和检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拆解”也正在研发之中,这些新技术和工艺将有可能将废旧车辆拆解、污染物处理、再利用等进行得更加快速、高效、安全。
3、环保规范与政策引导
2013年左右,中国政府主张进行汽车“国四排放”和“国五排放”标准的制定并执行,换言之,国内实行了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的实行,也反映了政府官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态度和行动。今后,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将更加严格和有力度。例如,执法、检查和罚款等等。
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也非常重要。例如,目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等多个部门的“汽车拆解再制造乙醇燃料项目”,着重推广废旧汽车拆解再利用的新技术和方案,支持企业间搭建“绿色工厂”及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环保成本和生产成本。
4、公众参与度逐渐提升
当前,多数废旧汽车处理企业都在积极策划和引导大众的能动参与。例如,对于一些开展回收的企业,常常会在网站建设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有关“二手车估价”、“买车卖车知识”,提供相关服务,发挥社会效益。
此外,例如“诚信车医”等企业,利用社会积极向上心理,将保养服务和旧车回收合在一起,使汽车回收服务具有了更高效、低碳、安全的特性,并且拥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此举有效地打破了过去汽车回收服务“难回收、难监管、难拆解、难找买家”的焦虑,强化了公众对于汽车回收产业链的信心。
总之,旧汽车报废后的去向及处理方式已经日益向着规范、环保、高效、共享的方向进行发展,未来也必将在技术、政策和公众参与方面愈发成熟和健全。
总结:
旧汽车不扔,科技护绿。旧汽车的回收和处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环保工作所必须要关注和落实的一个重要议题。从传统的拆解处理到新时代的环保标准和技术创新不断,再到公众的参与和操作监管,旧汽车回收的产业链已经日趋规范化、科技化、环保化。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