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成年驾驶电动车撞人,是否构成犯罪?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法律条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律责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其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情况下的犯罪界定,法律责任的界定还有未成年人受到的保护措施。最后,结论是未成年驾驶电动车撞人是会构成犯罪的行为。
1、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刑法》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未成年人没有任何规定,因此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起诉对象一般不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审判上获得同等对待。
此外,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辆上道路行驶,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罚款,并告知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法律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吊销。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无行政处罚。”由此可知,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只能被家长、监护人等亲属进行警告和惩罚,而不会遭到严格的行政处罚。
如果这种违法行为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但是从刑事责任上来看,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撞人是否构成犯罪意义不大。
2、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指驾驶人有下列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二)营运机动车违反规定载人、载货或者超员的;
(三)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的;
(四)因疲劳、饮酒、服用毒品或者其他原因,情节严重的;
(五)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六)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此处对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撞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的情节严重,并因此造成了事故,那么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危险驾驶罪,因为此时未成年人的行为已经危及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法律责任
在刑法中,当犯罪嫌疑人年龄未满十四周岁时,不适用刑事责任。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有责任但是不受同等严格的追究,具体根据不同情况和实际行为情况来决定,如年龄、行为性质、认识能力等综合考虑,受到轻微的刑事制裁。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犯罪行为符合构成犯罪的所有法律条文要求,就要承担同等的刑事责任。
而且,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还有一个特殊规定是,未成年人的行为不能大于其年龄、智力、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还应考虑其未成年性所带来的影响。通过这条规定,未成年人得到了额外的保护和考虑,其法律责任也可以相应降低。
4、未成年人保护措施
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轻于成年人,因此,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也需要特殊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社会保护、教育、感化教育、监护教育、托养教育等措施。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应当优先考虑进行教育、感化等教育类别的保护措施,同时也需要督促家长、社会工作者等人员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危险行为的防范。
总之,未成年驾驶电动车撞人是会构成犯罪的行为,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将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其法律责任进行相应的降低和保护措施。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未成年驾驶电动车撞人是否构成犯罪的相关方面,包括法律条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律责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因素将得到考虑,法律责任将进行相应的降低和保护措施。因此,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家长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