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汽车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汽车的报废问题日益突出,而汽车报废后如何归档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汽车报废的定义、报废原因、报废标准以及汽车归档流程等4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汽车报废的定义
汽车报废是指汽车达到一定年限或经过长期使用后,由于技术老化、功能降低或维修成本增高等多种原因,不再适合安全、经济地行驶,需要予以报废的现象。
汽车报废的时间一般是在车辆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或者行驶里程达到20万公里以上时。当汽车达到报废标准时,为了保障车主和其他人的人身安全,汽车需要进行报废处理。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废旧汽车需要进行拆解、回收和环保处理。
汽车报废的定义是非常明确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汽车报废呢?
2、导致汽车报废的原因
(1)技术老化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时刻在更新换代。旧款车型的技术和配置难以与新车相比,性能逐渐下降。同时,汽车使用寿命长了,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发动机老化、漏油、氧化腐蚀等。这时车辆的维护保养费用将呈几何级数增加,车辆修复成本过高,车辆报废处理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2)行驶里程达到一定标准
汽车的行驶里程是企业或个人对废旧汽车进行归档分配的一个重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汽车报废标准行驶里程达到20万公里时。因此,行驶里程达到规定数值是导致汽车报废的主要原因之一。
(3)事故损坏
当汽车发生事故或者被盗、抢,造成车身和配件严重损坏时,修复成本大大超过了车辆本身的价值。这时车辆报废处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4)环保压力
在当前的环保政策下,废旧汽车已成为国有资产和回收资源,要求修复和更新废旧车辆不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因为在生产制造、使用和报废后自然环境都受到很大的影响。针对环保压力,各地都设立了相关机构负责处理报废车辆。
以上是导致汽车报废的主要原因。那么,根据国家标准,汽车到底应该在何时报废呢?
3、汽车报废标准
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规定:
(1)家用小汽车:
使用满8年且行驶里程达到15万公里以上;使用满10年且行驶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使用满15年无论行驶里程如何,都应强制报废。
(2)营运客车、半挂牵引车和营运货车:
使用满6年且行驶里程达到30万公里以上;使用满8年且行驶里程达到24万公里以上;使用满10年且行驶里程达到20万公里以上;使用满15年无论行驶里程如何,都应强制报废。
(3)根据以上标准,车辆到达报废标准后,车主可以根据国家规定,到指定的机动车报废处理机构进行报废处理。
那么汽车报废后应该如何归档呢?
4、汽车报废后的归档流程
汽车归档的主要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内部拆解、车辆拆卸、环保处理等步骤。
(1)准备工作:车辆归档需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如取出车辆内部装饰件、确定有序的拆解工序等。
(2)内部拆解:对于汽车的电子产品、电动器械、轮胎、油漆等有毒有害物品进行分离处理,为拆卸铁件作好前期准备,同时保护环境和安全。
(3)车辆拆卸:对废旧车辆进行彻底拆卸,将汽车废旧金属等物资有计划的分离回收和再利用。
(4)环保处理:根据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在废旧车辆的卸下所有部件后,还需对钠灯、废油、废电池等有害物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归档后的废旧车辆会被整理好,根据标准进行分类,各个部门会再进行回收,废旧车辆的‘三无’部分将交由有合法证书的中介到环保部门进行义务回收,其他会按比例由归档人分成。
总结:
本文从汽车报废的定义、原因、标准以及归档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大背景下,废旧车辆的处理也成为了一个必要的过程。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同时加强对废旧车辆的回收利用。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