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泉州市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采取了摩托车限行的政策。此举引起了热议,一些骑车族表示不满,一些市民却认为是正当的措施。本文将从限行政策的起因、实施细则、限行时间与范围以及政策调整等四个方面对泉州摩托车限行政策进行详细阐述。
1、限行政策的起因
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交通密集,加之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泉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00万辆,而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造成极大的交通拥堵。为了缓解拥堵问题,泉州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摩托车限行的政策。
“摩托车限行”的政策出台不仅是因为交通拥堵问题,还与区域性环境污染有关。由于某些摩托车使用排量大、油耗多、尾气排放废气高,对城市空气质量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采取摩托车限行政策,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为了保障公共安全,摩托车限行政策也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快递、外卖等行业,他们骑行摩托车的速度往往很快,尤其是当他们在拥挤的城市路上飞驰时,关键时刻的驾驶技能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摩托车限行政策可以起到将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作用,从而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公共安全。
2、实施细则
针对摩托车限行政策,泉州市交管部门制定了细则。细则规定专门限制摩托车上路的时间及区域,即在每周天内不准摩托车上路,但法定节假日、农村道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除外。另外,限行区域设置在宝洲大桥以内,除了晋江大桥以外区域,即:东西通道以南;西外环路以东;厦漳高速公路以北;晋江路、林荫大街、文化南路以西;贝贝家园以东及后房港、浦南等水道以外区域。
具体实行细则如下:
一、限行时间:每周天内,即星期一至星期六,不准摩托车上路,6:30-8:30、17:30-19:30也是限行时段;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免行车辆和路段: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急救车辆、环卫车辆、供应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厢式货车(时速低于50公里)、停车场有行驶证车辆、新领取驾驶证90天内的驾乘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免去摩托车限行。
三、限行区域:限行区为宝洲大桥以内,除晋江大桥以外区域:东西通道以南;西外环路以东;厦漳高速公路以北;晋江路、林荫大街、文化南路以西;贝贝家园以东及后房港、浦南等水道以外区域。
3、限行时间与范围
针对摩托车限行政策的实施,市民的出行肯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根据交管部门的规定,摩托车不允许在每周天内上路,时间是6:30-8:30、17:30-19:30。而在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下,摩托车可以正常上路,在此期间交通也不会受到限制。
泉州的摩托车限行范围主要是宝洲大桥以内,除了晋江大桥以外区域。这个区域范围主要覆盖了城市繁华地段以及较为拥挤的地区,因此摩托车限行政策对缓解这些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确实有一定的帮助。
4、政策调整
从2019年12月16日起,泉州市对计程房车实行路边停车管理。占用机动车道、阻塞交通、乱停乱放等行为均被交警部门片面查处,并将车辆暂时扣留。“对于非法经营计程车的,一经查处将严肃打击,对非法经营者进行惩处。”交警部门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对摩托车限行政策也有调整。2019年12月13日起,新的摩托车限行时间实施,不再限行高峰时段。在此之前,摩托车限行时间为7:00——9:00和17:00——19:00。此次调整后的摩托车限行时间为6:30——8:30和17:30——19:30,不再限定在具体的高峰时段。
总结:
从泉州摩托车限行政策的起因、实施细则、限行时间与范围以及政策调整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在限行政策的引起讨论与争议的同时,其改善交通状况、疏通拥堵路段、提升市民出行舒适度的目的也应得到我们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希望市民朋友在摩托车上路之前仔细阅读公告并按规定出行。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