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报废标准、不同车型报废时限、报废程序等四个方面对私家车报废时限进行详细阐述,为广大车主提供有益参考。
1、政策背景
我国《机动车辆统一管理条例》第64条规定,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必须报废。报废机动车的注销登记手续应当在保险机构、检验机构、交通管理部门联合验车确认报废标志后进行。“三废”车处理还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主管部门备案,方可销毁或者处置。因此,私家车报废时限是参考这一条例而来。
2、报废标准
按照我国的规定,机动车达到以下标准之一即为达到报废标准:
(1)营运车辆达到国家规定的行驶公里数,非营运车辆车龄达到15年以上;
(2)事故车经过维修和整形仍不能保证安全或者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环保要求的;
(3)机动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
(4)机动车荷载超过设计荷载30%以上的。
3、不同车型报废时限
不同车型的报废时限也是有所区别的,具体如下:
(1)普通家用小汽车:非营运车辆车龄达到15年以上。
(2)公共汽车、出租汽车:连续使用6年及以上(含6年),或行驶里程数已达15万公里及以上的。
(3)货车:车龄达到20年;营运车两次年审不合格且整治仍达不到标准的。
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不在以上范围内。
4、报废程序
如果车主的车辆达到了报废标准,就需要进行报废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车主到验车机构进行验车,确认车辆已经达到报废标准;
(2)到当地交警部门注销车辆,并办理车辆报废手续;
(3)携带报废手续到拆车厂将车辆报废。
总结:
私家车报废时限以《机动车辆统一管理条例》第64条为准,不同车型的报废时限有所区别,报废手续需要依次进行,防止因为缺少某一环节导致报废无法进行。希望本文对车主们有所帮助。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