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公司停业时,员工工资的发放通常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公司停业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员工工资问题呢?本文从四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1、保障法定权益
停业后,公司应该第一时间向员工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程序,包括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未休年假工资、剩余工资等。
此外,员工的社保和公积金缴存也需要得到计算和补齐。
老员工离职后,公司另择他方进行生产经营,该公司应予优先聘用老员工,以保障老员工合法权益。
2、拓宽资金来源
当公司停业后,应该尽最大努力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办法包括申请银行贷款、转让公司股份、卖掉公司资产等。如果一时无法偿还员工工资,可以向资金力量强大的商家、银行申请援助。
在拓宽资金来源的同时,公司也要尽快出售公司的资产来弥补员工的损失。
当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还需要进行审查,确定清楚公司负担得起的经济负担额度。
3、与员工协商
与员工积极协商是解决员工临时失业问题的最好方式之一。公司停业后,应该尽早与员工协商,至少要在员工取得工资和福利前。协商内容应包括工资应该如何支付,是否可以采取分批付款等措施。
有时候公司会采取“代发失业金”等方式为员工提供资金。公司可以把员工招聘到其他公司工作,以代发失业金的形式完成工资支付,或者把公司资产抵押给政府来获得失业金等。
4、政府援助
政府是解决公司停业后员工工资问题的重要力量。政府会根据法律规定,对公司停业后的员工进行救济。政府通常会创造一些机会,以帮助员工寻找其他工作,并提供失业救济,以资助员工日常生活。
同时,政府还可以为公司提供一定的财务援助,以完成员工工资等的支付。政府为解决失业员工的问题投入了很多资源,因此,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其提供的援助。
总结:
当公司停业时,员工的工资问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需要公司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公司应该保障员工法定权益、拓宽资金来源、与员工积极协商和寻求政府援助等方式来解决员工工资的支付问题。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