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年检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有人曾经听说,如果车辆3年不审车,就会自动报废。这个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文章将从技术标准、法律规定、保险方面和常识角度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的真相。
1、技术标准
汽车是一种机械设备,处于使用状态下,零部件的磨损、老化等现象常常会出现。而且不同车辆的磨损和老化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严格控制车辆在技术标准范围内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必要手段。而3年审车的规定源于国家和地方关于汽车技术状况管理的规定。按照《机动车检验规定》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等规定,机动车第一次在使用三年后需进行强制性技术检验,之后每一年进行一次,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上路行驶。是否进行年检,并不影响车辆的生命期。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不可能永远使用不坏,不进行检修和更换,长时间使用就容易导致故障发生。因此,建议大家要按照常态对车辆进行养护和维修,不要等到年检的时候才发现问题。
2、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进行定期检验,并在检验合格期内行驶。机动车未按照规定期限进行定期检验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注册登记、转移登记和申领检验合格标志。同时,当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被交通管理人员查处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行为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和查扣措施。而没有法律直接规定车辆3年不审车就会报废这一说法。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车辆长时间不进行检验、不进行维修,在公路上行驶肯定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甚至严重威胁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3、保险方面
很多人认为,如果车辆不定期检验、鉴定就肯定没保障,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保险是根据车辆是否按规定年检合格进行赔偿的,而不是因为车辆没年检就拒绝赔偿。如果发生事故,车主未及时年检而造成的车辆技术问题导致的损失,在符合保险条款的前提下一样可以获得赔偿。
但是一些车险公司会在保险合同里针对年检问题做出说明,例如车辆未在规定时间内年检,将会产生的风险由车主自行承担,这种说明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4、常识角度
在常识角度来看,车辆是一个大量使用的机械设备,不保养、不检修,与日常生活中人体不坚持运动、不进行体检大同小异,容易出现各种问题。3年不审车就会报废,这显然违背了常识。但是,如果车主不进行及时维护和修缮,超过规定的检验时间,车辆行驶在公路上面,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车主要及时对车辆进行检验、保养,包括更换变质的机油、刹车油、轮胎等关键部件、修复零部件,在技术标准上保持正常的状态。
总结:
综上所述,机动车3年不审车不会自动报废。在技术标准、法律规定、保险方面和常识角度上,车辆的年检和维保都非常重要。车主需要积极了解国家和地方有关汽车定期检验的规定,检修零部件,保护自己和乘坐人员的安全。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