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风日产蓝鸟停产成为了最近各大汽车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品牌策略调整、市场竞争环境、产品定位、技术升级等4个方面详细阐述东风日产蓝鸟停产,产销不佳或是淘汰的原因。
1、品牌策略调整
日产集团在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品牌转型,战略面向未来,注重智联生态圈的建设,但是成本的上升、疫情的影响等多重因素让东风日产的品牌策略调整深陷泥潭。东风日产引进日产全新的大尺寸轿车天籁车型和楼兰品牌,如果再加上生产成本和销售渠道的竞争,对蓝鸟车型着实不利。
同时,东风日产的品牌定位同样需要调整,重点发力SUV市场,轿车产品线调整已经成为东风日产的必然选择,这是蓝鸟车型停产的客观原因。
2、市场竞争环境
当前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面对市场需求升级和消费习惯的不断变革,普通轿车需求量下降,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性价比、高性能的SUV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轿车产品被逐渐淘汰,市场空间逐渐缩小。相比较于SUV市场,东风日产蓝鸟轿车市场需要承担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此外,其他品牌的商品化竞争和价格战,让东风日产的蓝鸟车型在市场上处于一个弱势位置,因此厂家只能选择另辟蹊径,优化产品线,不惜停产那些赔本打发的车型。
3、产品定位
东风日产蓝鸟于2006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定位为高中级轿车产品,针对大多数中产家庭及个人消费者,采用经济实惠等价格策略,但是市场竞争压力以及经济境况的变化,让轿车市场需求变得不那么旺盛。在东风日产企业内部,尽管蓝鸟车型是一款对品质和性价比品质具有较高诉求的轿车车型,但是总不能“两厢开弓”,东风日产不得不适时停产,以保证公司品牌的长远发展。
4、技术升级
随着电动车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轿车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消费升级成为推动汽车市场发展的新动力。同时,由于法规标准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提高,智能和安全化要求对于轿车生产厂商增加了新的压力,因此要想防止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提升技术实力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技术升级也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从研发、技术改造、生产力产能提升和营销等方面的成本压力等,不断上涨的成本渐渐把东风日产推到了停产轿车的决策边缘。
总结:
从品牌策略调整、市场竞争环境、产品定位和技术升级等多个方面分析,东风日产蓝鸟停产,产销不佳或是淘汰是因为多方面因素叠加所致。只有顺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与自主品牌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https://39an.com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