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交警定责后,事故车能否立即驶离现场。从等待处理、文书办理、车辆移动到责任人逃逸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等待处理
一旦交通事故发生,如果有人员伤亡,驾驶员必须及时将车辆停靠在路边,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呼叫救援车或紧急救护车,同时拨打交通警察报警电话。等待交警、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并且根据交通警察的指示移动事故车辆。在等待处理的过程中,事故车辆不可以随便移动,必须等待交警到达现场进行责任认定以及办理相关文书,否则车主将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事故发生的地点对整个交通路线没有影响,且交警已经完成现场勘查,此时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可以不需要等待处理即可驶离现场。
当事人应该充分配合交警工作,以便顺利处理事故,并将车辆移动到不影响交通的安全位置上,避免引起二次事故。
2、文书办理
在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处理,经过现场勘查,责任认定之后,交通警察要办理相关文书。交通警察会向当事人了解事故情况,撰写现场勘查笔录、肇事逃逸通报、责任事故认定书、责任事故处理意见书等文书,以此子对事故的责任方进行处理。
在文书办理的过程中,事故车辆不可以随意移动。因为移动车辆可能会影响现场证据的收集与保全,从而影响案件的后续处理。同时,车辆移动还可能导致现场勘查相关证据内容被质疑,也可能使整个事故的责任认定变得模糊。
3、车辆移动
在等待处理和文书办理的过程中,车辆一般是不应该被随意移动的。在车主自行进行车辆移动时,除非另有规定或者事故无人员伤亡的情况下,车主应当寻找一个没有交通隐患的安全地方将车辆停靠。
当事人在车辆移动之前,应当与现场其他当事人以及交警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他人的意见,以免对其他人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避免因为提前移动车辆无法认定事故责任方,导致车主面临赔偿风险。
车主在决定自行将车辆驶离现场前,应当与交通警察取得沟通以及达成共识,并且车主需要充满面向相关车辆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理赔方面备案,并且记录有关事故情况以及与交警共同决定移动车辆的沟通过程。
4、责任人逃逸
如果交通事故的责任方逃逸,交通警察立即在现场寻找可能得到证券的证人,录写肇事逃逸询问笔录、肇事逃逸飞车通报以及交通肇事罪有关警情通报。肇事逃逸的情况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肇事者不仅会受到道德谴责,还将面临行政处罚和法律制裁。
在肇事逃逸的情况下,事故车辆必须留在现场,以确保案件处理顺利进行。如果车主在肇事逃逸之后驾驶车辆离开事故现场,将会面临更严重的惩罚。
总结:
在交警定责后,事故车辆如果没有人员受伤、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后立即驶离现场。但是,在等待处理和文书办理的过程中,车辆不应当随便移动。如果在肇事逃逸的情况下,车辆必须留在现场,否则,车主将会面临更严重的处罚。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