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政府规定,从2021年5月1日起,实施摩托车强制报废政策。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北京摩托车强制报废倒计时,分别是:
1、政策背景
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化”目标,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机动车排放和脱离“燃油依赖”产业。从2021年5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强制报废政策,全市不再接受2排放标准及以下的摩托车上牌和转移登记。这项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自2013年起,北京市政府就开始对机动车排放进行了限制,先后实施了6次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提升政策。尤其是在2019年推出的《北京市机动车减排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了“非京标车、限行车、黄标车淘汰出局”的发展目标。此次强制报废政策的实施,也是这一行动计划的重要环节。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新能源车辆的普及,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提升,压缩中低排放机动车的存量,是众多大中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北京市政府的强制报废政策,也是全国各城市进行机动车管控、减排的一个典范。
2、实施范围
北京市实行摩托车强制报废政策,在交通管理局官网上已经公布了强制报废机动车落实细则。北京市强制报废机动车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排放等级不达标:北京市辖区内,所有排放标准为2及以下的摩托车,均属于不达标车辆,适用本次机动车报废政策。
2)车辆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期限:2021年5月1日起,首次转移登记时间满14年及以上,或车龄达到20年及以上的摩托车,也属于强制报废范围内。
3)当事人申请强制报废摩托车:车辆所有人或经其他人合法委托的,向机动车登记业务窗口申请办理报废登记的机动车,即为强制报废机动车。
3、交通出行影响
北京市实行摩托车强制报废政策,将直接影响机动车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摩托车从业人员、已经购买了摩托车的居民来说,强制报废政策将带来如下影响:
1)自行车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相对于摩托车,自行车是更便捷的出行工具。受强制报废政策的影响,许多北京市民可能会转而购买自行车或其他非机动车,这将有助于自行车市场产生新的需求,推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
2)摩托车从业人员将面临失业压力:强制报废政策实施后,绝大部分摩托车无法上牌,将被迫下线,这将给从事摩托车行业的销售、维修等从业人员带来巨大的失业压力。
3)出行成本上升:由于强制报废政策,北京市内摩托车的存量将大幅减少,二手车将更加稀缺,这将导致坐摩托车出行成本的上升。对于一些低收入者和摩托车出行困难者来说,这将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
4、环保效益
北京市从2010年起就开展了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强制报废政策的实施,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较2011年减少了近80%,摩托车数量也同步下降。不过,在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北京市交警总队的一份报告,北京市内的摩托车、电动车等非汽车机动车,是PM2.5重要污染源之一,其尾气中的PM2.5含量甚至比汽车高出数倍。
强制报废政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促进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为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
本文详细阐述了北京摩托车强制报废倒计时的四个方面,包括政策背景、实施范围、交通出行影响和环保效益。强制报废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交通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但也会给从事摩托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带来失业压力。对于市民来说,选择自行车代替摩托车,成本会有所上升。总之,摩托车强制报废政策是北京市加快机动车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 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