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津市政府于2018年开始实施报废车政策,限制车龄在15年以上的车辆上路行驶,此举旨在提升交通环境,保护环境,降低尾气排放,但该政策的执行一直备受争议,市民和汽车产业界都对其提出了不少质疑。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天津报废车政策何时终止?
1、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天津市政府实施报废车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治理交通环境,但执行一年多以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
(1)整治目标未达成。多次对违规车辆的查处并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对流通二手车市场的打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检查不严格,把关不严。实际上,很多按照政策应当淘汰的车辆,却被涂改车牌和小修小补的手段“变成”员工专用车或出租车上路行驶。
(3)对市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限行在15年以上的车辆数量很大,很多市民需要购买新车替代原车,但购车成本较高,有一定影响。
2、环境保护已得到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政府实施报废车政策,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效果。
(1)降低尾气排放。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2018年全年共淘汰了7.5万辆车,减少了1500吨尾气排放,同比下降15%。
(2)提升空气质量。通过淘汰老旧车辆,有效缓解了天津市机动车污染问题,使得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3)节约能源。新车通行事实上可以让更多的市民购车,购车所带来的费用在天津市内也较其他城市低,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却可以抑制车辆使用。
3、整治交通拥堵需更加科学
和其他中国大城市一样,天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报废车政策的出台,对环境和空气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对解决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并不大。
目前应从科学角度考虑,对天津市的市民和交通拥堵问题做出有利的贡献。
4、政策调整需要更多社会参与
要让天津报废车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包括:
(1)多方面参与政策制定。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多听取民众和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2)完善社会监督制度。应当根据公路运输条例中的规定,加强对限行在15年以上的车辆行使的监管,以避免执法行为与执行目的存在的明显矛盾。
(3)推进出口工作。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放缓,天津汽车产业也应适时调整出口战略,放开出口的动作能够加快汽车产业在天津市的发展,同时,发展出口市场也将成为抵御国内市场下行压力的(一个)出路。
总结:
总之,天津报废车政策的实施,同时受到了好评和质疑,虽然它在环保和空气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它对老旧车辆的定性和强制退市的方式,有些经验和思路不够完善。对于未来是否终止该政策,天津市政府需要全面平衡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全面呈现各方面的真实利弊得失。
本文由汽车报废资讯中心 https://39an.com整理
评论